安檢機 | X光安檢機 |
新聞資訊
近兩年來,這樣的醫療扶貧活動。西安市胸科醫院已開展20余次,主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源源不時把優質醫療資源送到最需要的貧困地區,以精準的健康扶貧”助推全面小康。 陳河鎮甘峪灣位于秦嶺深處距周至縣城30余公里處,地處偏僻,村民居住分散,且大部分村民為孤寡病殘人員。因交通不便,很多村民連基本醫療也不能保障。去年,甘峪灣衛生院成為西安市胸科醫院對口幫扶醫療機構。 為了精準幫扶,西安市胸科醫院院長李向前多次率領醫務人員、護理部門負責人實地檢查甘峪灣衛生院基本設施和人員情況,詳細了解當地村民的分布范圍、數量及基本健康狀況,量身定制具體幫扶計劃。當了解到衛生院僅有1名工作人員時,醫院決定每月選派醫師、檢驗師、護士各1名,協助衛生院開展日常診療工作;當看到衛生院缺少基本醫療設備時,就及時配置血球儀、尿分析儀、X光機等設備,派駐專業人員指導操作;當得知分散居住的村民因條件有限,只在特別不適時才會就醫、癥狀稍有緩解就立即停止治療的情況,醫務人員便帶上醫療設備、翻山越嶺,來到貧困村民家中定期查體… 兩年來,周至縣甘峪灣崎嶇的山道上,總能看到西安市胸科醫院白衣天使的身影。即使遇到道路塌方,原本10分鐘的山路要爬1個多小時,也絲毫阻擋不了醫務人員入戶隨訪的腳步,心中只有一個想法:要讓甘峪灣的貧困群眾就近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像對口幫扶周至縣甘峪灣衛生院一樣,西安市胸科醫院還對口幫扶了藍田縣玉川衛生院、長安區韋曲街道中心衛生院、臨潼區穆寨街辦西岳村衛生室等3家醫療機構。從制定個體化幫扶方案到選派醫務人員常駐衛生院,從開展臨床診療和業務查房、業務講座、技術操作等“幫教”培訓到改善辦公條件、提供設備援助,再從義診宣傳、發放藥品到堅持入戶隨訪、指導用藥并建立健康檔案…近兩年,西安市胸科醫院“授之以漁”依照衛生室規范化建設要求,改善和提升貧困村醫療硬件和技術水平,累計投入資金30余萬元,選派醫護人員200余人次,發放藥品價值5萬元,接診病患1800人次,不遺余力地為西安乃至陜西的扶貧事業貢獻力量。 塵肺病,對礦工危害最大的職業病,由于肺內吸入大量有害粉塵,導致肺組織纖維化,患者痛苦不堪。今年,西安市胸科醫院將扶貧的目光聚焦貧困山區的塵肺病人,針對商洛市塵肺病發病率高、患病人數多、防治形勢嚴峻等現狀,主動與山陽縣、丹鳳縣、商南縣醫院簽訂醫聯體協議,建立塵肺病診療協作關系,開展雙向轉診、技術支持、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義診慰問等工作,減免貧困人口的醫療費用,通過救治救助偏重、因人因戶施策,確保塵肺患者及家庭早日脫離貧困、同步小康。 健康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戰役,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西安市胸科醫院院長李向前表示,實施健康扶貧工程,保證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將繼續為貧困地區提供專業的醫療幫扶,提升鄉鎮衛生院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水平,不時增進困難群眾的健康獲得感,使健康扶貧真正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西安市胸科醫院主任醫師杜蘇豐等醫護人員在丹鳳縣貧困山區的寺坪鎮中心廣場義診,12月17日。受到患者和村民的好評。
醫務人員張萌濤上門給57歲的塵肺患者王劉喜義務診治。貧困山區寺坪村。
為患者免費做B超和心電圖。體檢車開進貧困山區。
為患者答疑解惑。醫護人員在商南縣十里坪鎮。
醫護人員在貧困山區商南縣十里坪鎮為村民義診
西安市胸科醫院為丹鳳縣塵肺(矽肺)患者捐贈制氧機10臺
醫務人員段潔在為貧困山區塵肺患者贈送藥品并講解用法
丹鳳縣貧困山區寺坪村,12月17日。塵肺患者徐倉虎緊緊握著西安市胸科醫院院長李向前的手激動地說:謝謝你上門為我贈送急需的制氧機并義診。
已進入寒冷季節的陜南貧困山區,12月17日。最低溫度達到零下3℃。可對于商洛市丹鳳縣寺坪鎮寺坪村塵肺病患者徐倉虎來說,心里卻無比溫暖:大冷天的省城醫院專程為我送來制氧機、藥品,還幫鄉親們義務看病,真是太感謝了 徐倉虎所說的省城醫院,正是西安市胸科醫院。當日,醫院組織30多名醫護人員,開著體檢車來到丹鳳縣、商南縣貧困山區,進村入戶免費為塵肺患者拍片、體檢、醫治,為山區貧困人群送去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