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中華新聞網 轉載作者:yiyayobaby.com
核心提示
增設保衛部
為加強地鐵安全管理,成都地鐵運營公司特地在本月成立了專門的保衛部,保衛部共11名工作人員,重點對運營安全負責。
地鐵三必檢
除了在管理體制上下工夫,成都地鐵目前已提高了安檢級別,從常態安檢上升為加強安檢。常態安檢為逢包必檢、逢液必檢,升級到加強級別后,還增加了逢疑必檢。
逢疑 逢包 逢液必檢
一:天府廣場地鐵站,安檢員在安檢入口處對乘客進行檢查
二:X光機對乘客行李嚴格檢查
三:液體爆炸物探測儀對液體進行檢測
為加強安全管理,地鐵運營公司在原安全部基礎上成立保衛部,本月專門負責成都地鐵安全運營工作。此外,地鐵還升級了公共交通安檢系統,目前地鐵1、2號線的安檢已從常態提高到了加強級,對包、液體以及可疑人物實行“三必檢”制度。
設立專職部門 負責運營安全
成都地鐵運營公司安全部部長謝斌告訴記者,針對地鐵的安全保衛,公司特地在本月成立了專門的保衛部,保衛部共11名工作人員,重點對運營安全負責。他們不僅要健全整個地鐵的安全管理體系,還要負責地鐵日常安全管理,安全目標、措施的制定和監督、檢查等。
此外,為確保地鐵運營安全,各地鐵站還有很多具體措施。“我們目前已提高了安檢級別,從平常的常態安檢上升為加強安檢。”謝斌介紹,日常的常態安檢為逢包必檢、逢液必檢,升級到加強級別后,還增加了逢疑必檢。
安檢點新增3個手持金屬探測儀
謝斌告訴記者,每個地鐵站有2~4個安檢口,1、2號線總共有92個安檢口,每個安檢口都有一臺X光機,而地鐵選用的X光機靈敏度較高,包內物品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現在每月每條線都能查出20多把刀具、20多瓶易爆物品。”
關于逢液必檢,謝斌介紹,每個車站都配有一臺液體爆炸物探測儀。只要把液體瓶放到探測儀上的凹槽內,不到1秒鐘,就會出結果。可疑的話,它會紅燈閃爍,同時發出警報聲,酒精、甲醛、汽油、苯,它都能立即分辨,可以檢查出30多種違禁液體。
提高到加強級別后,每個安檢點還新增了3個手持金屬探測儀,提高對可疑人的抽查比例,“不管是火藥還是炸藥,肉眼分辨不出的,它都能檢測出來。”謝斌說。
列車巡查員配置警棍與滅火毯
在列車上,記者看到身著黑色制服、配置警棍的安保人員在來回巡邏。謝斌介紹,從今年6月起,成都地鐵列車上引進了安全文明巡查員,當時是一列車一名,隨著安保升級,本月開始,每列列車上有兩名安全文明巡查員,他們每人負責3節車廂,來回安全巡檢。他們配置了橡膠警棍和滅火毯,當遇到糾紛、點火等突發事件時,巡查員能夠及時進行處置,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普法教育
上萬場普法宣傳
居民懂法了 鄰里矛盾少了
昨日上午,市司法局做客《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廣播電臺節目,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和法律服務需求,與市民共同探討法治成都建設。據局長張進介紹,今年以來,全市基層法制宣傳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其中,法治大講堂進村(社區)活動已開展2000余次,其他普法宣傳1萬余場。
以武侯區長壽苑社區為例,除了每月舉行一次法治大講堂,每周還開展一次“律師進社區”的普法宣傳活動。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走進該社區,很多居民反映,參加普法活動,讓自己提高了法律意識,以前鄰里出現了矛盾,不是吵就是鬧,現在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目前,各村(社區)至少已配1名法制宣傳志愿者,對口承擔普法工作的1名村(社區)普法員和1組法治文藝演出小分隊,法制宣傳志愿者提供法律咨詢,普法員以案說法,法治文藝小分隊情景展現矛盾糾紛通過法律手段化解過程。3支隊伍發揮各自特長,娓娓道來一個個法制小故事,通過評書、單口相聲等形式積極與現場群眾互動,大力宣傳和講解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物業管理、婚姻繼承、合同法、鄰里糾紛等方面的法律法規1萬余場。
市司法局 成都商報記者 孫兆云
社區安全
“三無院落”引入物管
3年基本沒一起治安事件
近年來,在深化平安成都建設的過程中,我市對許多老舊小區、“三無院落”進行了大力整治改造,取得明顯成效。
錦江區河濱社區龍舟路6號院原本沒有門衛,沒有物管。據河濱社區黨委書記周繼國介紹,自2009年起,錦江區政府開始投入資金對老舊院落進行整治。現在的龍舟路6號院不僅成立了居民自治小組,還引進了正規的物業管理,對小區防控設施進行完善,“效果非常明顯,連續3年來基本沒發生過一起偷盜、治安事件。